前几天在逛书店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,题为「朝日百科周刊-南亚洲(菲律宾,马来西亚,新加坡,汶莱)」。在好奇的驱使之下我把它打开来看了几页,里面的图片正好是我出生那年的马来西亚!(年龄是秘密,哈哈哈)难得有这个机会,我就第一时间把它拿到这里与大家分享-在日本眼中N年前的大马。
首先我们来看看首都-吉隆坡 Kuala Lumpur。
(吉隆坡的发祥地 1857年,中国人矿业者在Klang河(右上)和Gombak河(左上)的合流点附近发现了锡。这个地方之后成为交易的中心,进而成为村庄。附近的丘陵开始进行农业活动,再加上锡矿和橡胶园,吉隆坡成为了两大产业的中心。)
(吉隆坡的戏院 位于Tuanku Abdul Rahman路的一座戏院。建于1920年,名为Coliseum。从左边开始可以看到Coliseum的印度文,中文(城梨歌),英文以及爪哇文。从此可见大马多元种族的复杂性。)
(槟城的极乐寺(上图) "寺"虽然与日语的"寺"同样写法,但是造型却非常不同(下图为日本奈良的东大寺。一般上日本寺庙的造型都一样)。走上钟楼,向"俗世"往下,里面的七堂伽蓝色彩的确会让人感觉到自己身处"极乐"。当年的华人,可能是为了一时脱离俗事的酒肉及金钱的缠身而建设了这座寺庙。)
(吉隆坡的印度庙和槟城的观音寺)
(怡保的锡矿山 霹雳州中央,Kinta溪谷是大马最多锡矿山的地带。使用高压水及浚渫船的方法采矿之后留下来的就是图中的池了。)
(伊班族的高脚屋 伊班族占了沙劳越3分之1的人口。为了防止Rajang河等河水高涨的时候受到损害,便建造了长脚屋。通常很多家族住在一起,一个家族占有一间房子。)
(马华文学-复合社会及华人的自我证明 中国的五四运动对海外华侨起了不少作用,进而发展了马来亚的华人的文学=>马华文学。世界第2次大战之后,华侨放弃中国国籍,自称"华人"。之后的马华文学多数以多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为题发展。有位新加坡高官曾经说,英语只是我们生活上的道具。通过华语我们可以更加认识自己,而且可以帮我们找回自我。)
看完之后有点想念家乡,还有槟城拉沙。唉,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回家呢。
#注( )内的内容为大概的译文(奈良寺除外)。如有错译请多指教。